查看原文
其他

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?单纯才是

阿浅 无花果听歌 2019-04-20
↗点击上方「无花果听歌」即可关注




在某期《奇葩大会》上,蒋方舟讲述了自己的讨好型人格,以及改变的过程。最后,她引用德国作家黑塞的话:「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。」


这句话诚然包含某种洞见,但也容易引起误解。我家宝宝出生快5个月,饿了就哭,尿了就闹,完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。这种「任性」只是本能,谈不上美德。


任性成为美德,意味着一个人对什么是「善」有着成熟的看法,并能不顾他人的眼光,坚持自己的立场。比起「任性」,用「单纯」来描述这种美德更贴切。


1


我在C.S.路易斯的《卿卿如晤》里,读到「单纯」这个词。


这位驰名世界的英国作家,至少写了两本关于痛苦的书,一本叫《痛苦的奥秘》,一本叫《卿卿如晤》。


前者理性、通透,像一位地理学家,画了一幅精确的地图。但他在序言中承认:「我没有能实践自己提出的原则!」


或许正因为这样,我们才需要后者:感性、细腻,像一位孤单的旅者,在险恶的丛林里披荆斩棘,有时难免流血、退缩,却总在绝望中觅得一缕微光。


这是他在妻子乔伊去世后写的手记,诚实记录了伤痛的心路历程。他58岁结婚,当时41岁的乔伊已患癌症。也就是说,结婚前,路易斯已做好心理准备,知道两人的幸福时光不会太长。


纵然如此,乔伊离去时,他的心仍然碎了。眼泪潸然而下,身体变得懒散。巨大的悲恸如同潮水涌上来,几乎令他窒息。


与悲恸相伴而生的,是心底的怀疑:神是良善的吗?如果是,为什么要让他和乔伊受这样的痛苦呢?


这个问题,他在《痛苦的奥秘》里做了很精辟的解答。他写到,许多人对神的良善有误解,以为良善就是让人舒舒服服的——但圣经中的爱更为广阔。他睿智地列出圣经对神之爱的四种比喻:


  • 像窑匠对陶器,神塑造我们;

  • 像牧人对羊,神引领我们;

  • 像父亲对孩子,神管教我们;

  • 像丈夫对妻子,神热切地爱我们,以至于不能容忍三心二意。


这爱是宽阔、炽热、执着的。在这份爱中,痛苦也变成通往永恒福祉的一条山路。


道理很对,可亲身经历痛苦时,他软弱了。他觉得自己像陷在捕鼠器中的老鼠,被神诱入可怕的陷阱。他写到:「一想到我和妻的那些祷告最终都是徒劳,那些希望最终都是假象,便不想再祷告,也不再抱什么希望。」之前所写睿智的言语,不但没能安慰他,反而让他感到愤怒。


但奇迹般地,经过流泪的一夜,醒来时,他的心里生出一个单纯的信念:如果神是邪恶的,他就不会创造出爱、笑、水仙花或暮色苍苍的黄昏,更不用说整个宇宙了。


这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,而是男女老少都有的、模糊却可靠的直觉。悲伤虽然汹涌,却不能把它淹没。


其实,在《约伯记》里,神也是如此回应悲伤而愤怒的约伯。神没有告诉他为什么受苦,而是带他去看整个宇宙:星辰、海洋、万千生灵,都在诉说神的伟大和良善——你不要透过痛苦来看神,要透过神来看你的痛苦。


路易斯写到:「某种能破碎一切、瓦解一切强力的单纯,也许才是真正的答案。」这单纯,就是经风暴、过黑夜,身心破碎,仍住在神里面。这样单纯的人,在某种意义上,不是很「任性」吗?


2


也许我以上写的这些,不过是另一段「痛苦的奥秘」。真的受苦时,我们仍有自己的弯路要跋涉。


但这些分享,如果能达到一个目的,我就很满意,那就是:面对受苦的家人、朋友,我们能有更多的体谅,并告诉他/她「你不是一个人,我陪着你」。


在记录路易斯和乔伊感情的电影《影子大地》里,乔伊的儿子(路易斯的继子)道格也是个重要角色。母亲去世后,他与路易斯相互扶持,行走在那段幽暗的日子里。


长大后,道格给《卿卿如晤》写了引言,字里行间流露真切的感情:「杰克(路易斯的昵称)不再抱任何希望了,无论对艳阳高照的芳草地,还是对生命之光,甚至对笑声,他都已心灰意冷。我还可以倚靠杰克以外的人,但可怜的杰克只能倚靠我。」道格的陪伴,让路易斯的朝圣路少了一点孤单。


正如路易斯在《痛苦的奥秘》的序言里所写:微小的勇气胜过丰厚的知识,些许同情胜过豪勇,神的一丝关爱胜过一切。真正的单纯,不是不谙世事的天真,而是在悲伤中坚信:爱仍然是最重要的事。


不仅在重大的患难中,在生活小事上也是如此。


大概在我的妻子吉吉怀宝宝的时候,我们做了一个约定:每周至少要深聊一次,聊完一起祷告。每次差不多要1-2个小时,主要聊聊这周的经历和心情。


刚开始,这种聊天有不少负能量。毕竟7天168小时,总有那么几件不开心、不痛快的事。说出来会好很多,哪怕事情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。以至于我产生一种印象:这两个小时,好像污水净化器一样,把我们生活里的「污水」及时处理掉。


最近一次,吉吉聊完以后,下了个决心:「我决定,以后再也不抱怨了!」


我竖起大拇指:「你真棒!」


但她转念一想:「不对,要是不抱怨的话,情绪都积压在心里,也挺不好的。」


我说:「那就跟我抱怨吧,其他人一点也不说。」


因为我知道,这些所谓「抱怨」,只是表面的、暂时的,说出来以后,想好好建立关系的爱才是真的;所以我不会把抱怨看太重,而是注意听她话语中的善意和盼望。但其他人不一定知道这些,听的都是抱怨,就会受伤害。处理抱怨,需要一个有准备的聆听者。


说到底,谁比上帝更善于聆听呢?路易斯的悲哀、恐惧、质疑,约伯的呼喊,他全都垂听了,并赐下单纯的眼光,让他们能看见脚前的灯,跌跌撞撞却毅然前行。


所以,我和吉吉的深聊,总要以祷告结尾。神比我们良善,比我们有智慧。他知道怎么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,显出亘古的祝福。


3


上周,吉吉和我分享了一篇影评,谈的是经典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。作者引用王小波的话,来诠释电影的关键词「体制化」:「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,使它变得蛮有趣。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,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。


入狱40年的犯人,完全习惯了监狱生活,以至于出狱后,无法享受自由生活的乐趣。甚至不向领导请示,上厕所都尿不出来。


惟一没有被体制驯服的,是主人公安迪。史蒂芬·金的原著,将他抵抗体制的力量描述为「单纯」:他从未试图调整过内心原有的价值秩序——


希望,友谊,啤酒,莫扎特的歌剧,自由……都是好的。


消极,折磨新人,长了虫子的食物,杀人的狱长,囚禁……都是坏的。


在电影的中间点,他宁可被关两周的禁闭,也要播放莫扎特的歌剧《费加罗的婚礼》。不仅自己听,更给整所监狱的犯人们听,让他们嗅到自由的气息。


他播放的,是女声二重唱《待到微风轻轻吹过(Che Soave Zeffiretto)》:


希望能够吹起柔柔的西风

在林中松树的下面


《费加罗的婚礼》讲述的是一帮平民男女,运用智慧和幽默反抗伯爵的压迫,与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的主题暗中契合。


我不禁想:飞越监狱的高墙,还有更巨大、更牢固的「体制」在等着我们,就是人的罪。苦难和诱惑,都试图改变我们心里的价值秩序,促使我们远离神,放弃自己,在黑暗里沉沦。


但有一种属神的单纯,会因爱而生——首先是出于神的垂听和带领,其次是人与人的相互扶持。这单纯如同柔柔的西风,拂去人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沮丧,让我们振作精神,再次向着那真正的「好」出发。


乔伊的墓碑上,刻着路易斯为她写的一首诗——


整个世界

藏在一颗纯朴的心灵里的星宿、水、空气。田园和森林

在此像脱下的衣服丢在后面

化为灰烬

但带着盼望,盼望她(像基督)

会从圣善的贫寒中再生

经历试探的旷野

在她复活之日一一重圆


路易斯的墓碑上刻着的,则是简单一句:务必尽忠忍耐到底。


我想,这两块墓碑,共同诠释了「破碎一切、瓦解一切强力的单纯」,那就是今世的忍耐和永世的盼望。如果说任性是人的本能,单纯则不折不扣是神的礼物。


题图:《肖申克的救赎》剧照


*每天回复【吗哪】,可接收听友Lili制作的精美小卡片。




晚祷时刻:

清心的人有福了,因为他们必得见神。(马太福音5:8)





作者写文不易  恳请赞赏鼓励

安卓用户,点击文末「赞赏」按钮

苹果用户,长按以下二维码

即可自由赞赏


无花果听歌是个人订阅号

你的赞赏能帮助我持续运营

阿浅在此诚挚感谢你!




相关阅读

在没有魔法的衣橱前,他们相拥而泣

如果没有错过你

感谢这一生,有你的款待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